废弃煤矸石“摇身一变”成宝贝!一文盘点那些“变废为宝”的项目

时间: 2024-07-29 05:35:01 |   作者: 陶瓷纤维毯

在线咨询

产品详情

  并无多少用处,然而依靠了科学技术创新后,被视作垃圾的废弃煤矸石“摇身一变”,登上新兴起的产业的“舞台”,有了可利用价值。

  作为中国第一产煤大县,神木市每年向国家供应3亿吨煤炭。与庞大的供应量相伴的是每年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和矿井疏干水。位于神木市的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在这里,一块矸石经过煤矿智能化矸石充填系统的“九九八十一难”,与矿井疏干水等混合成浆后,就能从煤矿开采的“废石”“变身”为有效治理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的“基石”。

  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治理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项目充填车间内,两台巨大的充填工艺泵正轰鸣作业。一块块矸石经过粉碎、注水智能处理和长距离充填管道输送等流程,再次回到地层深处的“老家”。

  “矸石和矿井疏干水的处置一直是两个棘手的难题。”公司机电物资管理部经理杨小勇和记者说,从前,煤矸石外排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支出,随意堆放和自燃带来的水土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更成为企业最头疼的事。

  小保当一、二号煤矿达产后,每年预计产出矸石188.2万吨。对矸石做综合处置、从源头解决矸石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今年5月,小保当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治理工程通过验收。工程建成了国内首个年解决能力200万吨的采空区矸石充填系统,创下了国内矸石充填单体项目建设顶级规模、矸石处置能力最大、高浓度矸石浆体单泵水平管道输送距离最远等多项第一。

  煤矸石和矿井疏干水的结合,不但为这两种采矿主要废弃物提供了一个“好去处”,更有效减轻了采空区地表沉陷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

  “让矸石和矿井疏干水‘回家’的无害化处理流程,有效解决了矿区矸石和污水外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符合榆林实际、适合榆林矿区生态修复的新模式,为煤矸石处置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旭说。

  走进赢胜企业的生产现场,厂房内机器轰鸣,流水作业线整齐有序。加工后的煤矸石通过皮带输送投入到电阻炉料仓,经过高温加工后,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从甩丝到集棉、从剪切到卷曲包装等作业,整个生产线全部由设备操作完成。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一卷卷白如雪花的硅酸铝纤维毯就完成了生产,被装进包装袋里。

  一位操作机器的工人说:“我是山阴本地人,从企业一开工我就来了,不用出外地就能接触到新型建材设备,在工作中也感到特别踏实。”

  据了解,赢胜陶瓷纤维企业在去年的十月份入驻山阴,才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建设到设备运营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企业年产10万吨绝热隔音材料,产品有高纯、高铝、含锆、含铬标准型纤维产品,可溶性纤维产品等,生产类型有纤维纸、纤维毯、异形制品和整体模块等七大类产品,约一百多个产品品种,几乎涵盖了所有陶瓷纤维制品。

  目前,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平均每天可生产十三到十四吨保温绝热隔音材料,销售用途大部分用于冶炼,石油,石化管道保温等。企业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在工程全部完成投产后,可解决当地约500人左右的就业。

  煤矸石作为煤炭生产中的废弃物,危害大,难处理。然而,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二号井将煤矸石制成充填材料替代粉煤灰,积极尝试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从源头解决其污染问题,将这些令人“头痛”煤矸石变成了矿山的“宝贝”。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二号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2021年,该矿被列入山西省长治市第二批绿色开采试点矿井。随着矿井的不断开采,生产接续压力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主动为企业减负,成为该矿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该矿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反复论证研究,积极尝试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

  这是一种通过地面钻孔向覆岩中产生的离层带中注入粉煤灰作为充填材料,阻止或者减缓离层区上方岩层的进一步下沉,有效减缓地面沉降,以此来实现地表减沉的绿色开采。

  近年来,国家及山西省一系列绿色开采政策的出台,明令禁止建设永久性煤矸石堆放场,倒逼企业内涵式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亟需开展矸石不上井、矸石减排、矸石返井、矸石综合利用等基础项目研究。加之粉煤灰价格不断上涨,该矿大胆创新,利用矸石球磨代替粉煤灰充填,将煤矸石制成充填材料替代粉煤灰,以矸石换煤炭,用废体换实体,让煤矸石“从哪来,到哪去”,通过矸石充填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资源,进一步提升煤炭质量,实现了安全开采和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连采连充科技项目实施后,该工艺单面每年可回收30万吨原煤,矸石作为新工艺的主要填充材料,置换30万吨原煤预计需矸石43万吨, 该生产的基本工艺运行后矿井目前自产的矸石不足以满足需求,不但可以实现矸石返井,同时,还可帮助兄弟矿井“消化”部分矸石。

首页
电话
邮箱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