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分工打破传统标签 加大普惠托育力度 人大代表为“她”发声|两会圆桌会

日期:2025-04-13 22:23:17 作者: 行业新闻

  活跃在经济活动中的职场女性、扎根田间地头的农业能手、默默支撑家庭生活的平凡母亲……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想起你身边的“她”,会是什么样子?

  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女性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热议的焦点。一系列关于女性权益、职业发展、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建议被提出。

  妇女权益的保障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在当今时代,慢慢的变多的女性们走出家庭,走到“台上”,站在聚光灯下,掌握越来越重的话语权。但与此同时,当前女性在就业、生育、家庭责任中仍然面临“隐形门槛”。

  其中,“家庭生活分工”等话题吸引了许多代表们的讨论。那么,如何让“她力量”绽放新时代呢?3月8日,来自四川代表团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站在不相同的领域、不同视角讲述了自己对此的看法。

  在被问到该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南充市副市长欧阳梅从大力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家庭生活平等、普惠发展公共服务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呼吁。

  即使在越来越平等、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部分领域的“性别偏见”依旧存在。因此,欧阳梅建议,国家层面应积极用政策分担生育、养育成本,多渠道促进职业平等,为职场女性筑起生育“保护伞”。同时,鼓励更多女性进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

  在普惠发展公共服务方面,欧阳梅建议将妇女公共服务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为偏远农村地区的妇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公共服务。

  在促进家庭生活平等方面,欧阳梅说道:“我们该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积极延伸司法服务,持续推动妇联、公安、检察、民政等部门协同合作,充分的发挥反家暴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震慑处置力度。”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慢慢的变多的家庭开始尝试打破传统标签。全职爸爸的出现、双职工家庭共同育儿的实践,正为每一个家庭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欧阳梅提出,家庭责任分工应当“去标签化”,可以从国家、社会层面入手,鼓励影视作品呈现多样化的案例,打破传统分工的刻板印象,讲述不同个人选择与家庭生活方式。

  欧阳梅和记者说:“对女性权益保障的未来,我想用几个‘看得见’来展望。让职场女性看得见生育后依然畅通的晋升通道、让农村偏远地区的女性看得见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让每个家庭看得见父亲在育儿中的身影。”

  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广安)连心桥员服务队总队长蒙媛坦言,在“生育”与事业之间,女性很难做到平衡。

  “我们在讲‘生育黄金期’的时候,忽视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只要处于这一年龄段,干什么都是上升期。如果要兼顾怀孕生子,那在事业上就难免会分散一些精力。从目前来看,要解决这二者的矛盾,还需要很长的过程。”

  如何改变呢?蒙媛提到了政策支持、社会氛围、个人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简单概括,就是国家、地方政府应多出台引导、鼓励性的政策进行托底,营造好的环境,当有了一个宽松的社会氛围之后,女性不管是选择“事业型”还是“家庭型”,亦或是“二者兼顾”,都能有相应的保障。这样一来,不仅“事业型”女性能取得慢慢的升高的成就,“家庭型”女性也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育儿。

  “目前来看,我认为国家在出台一揽子刺激生育的政策之外,还应该加大普惠托育的力度。这是能尽快降低‘家庭型’女性育儿成本的方式之一。”蒙媛和记者说,在有了更好的普惠托育政策之后,可以大幅度增加母亲们回归职场的速度,减少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而对于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工乔进双梅而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是紧密相连的。

  乔进双梅观察到,目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是比较突出的,“父母陪伴缺失、家庭教育缺位、思想引领缺乏等,会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有迷恋手机和在线游戏、性格内向等问题,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对此,乔进双梅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她的建议: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力度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建议中,她提到四点——从法律和法规层面,加强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相关条款;相关职能部门要创新举措,持续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凝聚合力,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安全有保、亲情有护、活动有地”;执法部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

首页
电话
邮箱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