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枣强复合材料产业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4年11月,原材料价格指数收报于132.39点,环比下降0.07%。产品价格指数收报于113.77点,环比下降0.01%。产业景气指数收报于117.27点,在荣枯线上方扩张运行,产业景气度向好。
接近年底,复合材料行业及玻璃纤维行业年会接连召开,在会上行业协会发出预警:玻璃纤维产能过剩现象出现,行业同仁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复合材料领域中崭露头角。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量已超越全球产量的一半,但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要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企业一方面应注重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以提升产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应持续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环保型产品,以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和市场趋势。
2024年11月,原材料价格指数收报于132.39点,环比下降0.07%。
11月,基料价格指数为141.46点,环比上涨0.08%。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价格指数上涨是拉动基料价格指数上涨的根本原因。从国内市场来看,下游以刚需订单为主,备货需求稍有不足;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厂商打通的海外出口渠道愈来愈多,周边东南亚地区需求稳健,加之地理位置便利,我国不饱和树脂的出口迅速增加。2024年10月,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出口量为16.0万吨,达历史上最新的记录;1-10月份出口总量12.1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35万吨,涨幅为55.84%。
本期,增强材料价格指数收报于111.24点,环比下降0.52%。其中,玻璃纤维价格指数下降是影响增强材料价格指数下降的根本原因。从生产特点看,玻纤产业技术与资金门槛较高,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特征,由于投资大,市场集中度高,因此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具有较高的定价权。11月,玻璃纤维价格稍有下降,主要是玻纤厂家降价去库存为后续推进结构性复价做准备。
2024年11月,产品价格指数收报于113.77点,环比下降0.01%。
其中,缠绕制品、模压/模塑制品、拉挤制品和手糊/真空吸附制品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一涨三跌”,同比“二涨二跌”。
随着复合材料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各品类复合材料的市场需求有所变化,企业则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不同品类的复合材料在价格趋势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期,受装备辅件价格指数上涨拉动,本期手糊/线%。缠绕制品、拉挤制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5.73点、112.10点,环比分别下降0.60%、0.20%,同比则分别下降0.12%、1.89%。模压/模塑制品价格指数为124.11点,环比下降0.02%,同比上涨0.06%。
2024年11月,产业景气指数收报于117.27点,较10月扩张运行,表明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向好运行。
11月,产业经营状况在10月波动下行后呈上涨的趋势,同时产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持续增强,表明产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发展机遇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路径。
具体来看,11月,经营类景气指数较10月提升了10.61个百分点,突破荣枯线点,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在生产端,复材企业增加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库存量,提升主要营业产品生产量;在销售端,企业营业收入和现金流稍有增加。总之,企业经营类景气指数迅速增加。受经营类景气指数扩张运行影响,本期发展信心类景气指数快速升至较高景气区间,为150.00点。复合材料产品应用广泛,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企业对复合材料产业未来发展信心坚挺。
基料方面,寒冬临近,加上北方环保严查中,开工受到限制,市场开工率或会降低,国内需求仍较差,但是国际市场方面,出口量持续扩大,预计不饱和树脂市场出口将继续增加,整体看,基料价格指数或将窄幅波动。
增强材料方面,下游需求稍有不足,为提升企业补库存需求,近期多家头部玻纤企业开启2024年第二次复价行动,调价幅度为10%~20%。预计12月玻璃纤维价格将有所上涨,带动增强材料价格指数上涨。在基料和增强材料价格指数共同影响下,复合材料原料价格或将窄幅震荡运行。
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国内工业品需求持续恢复,为枣强复合材料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玻纤复合材料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场景范围正在慢慢地拓展,因其具备耐压、高强、耐腐蚀等良好特性,已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海上光伏、海上风电、海洋船舶、海洋牧场等多个领域。短期看,复合材料产品价格指数或将平稳运行。
未来,随着玻纤复合材料性能持续提升及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复合材料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将会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向深海延伸,发展前途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