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作为我国三大国家级园区之一,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展现出“开局即冲刺”的精气神,掀起了一轮新的发展热潮,推动着立园满园的节奏。2023年2月3日到6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的多家制造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如火如荼,研发团队加速前行,处处洋溢着“拼经济、抢开局”的热烈氛围,彰显出现代经济发展的“经开力量”。
走进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耳边传来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声。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内,三条智能化玻璃纤维生产线正如火如荼地运转。这是中国巨石开设的首个全智能化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首个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根据巨石成都公司负责人的说法,由于玻纤行业对生产的特殊需求,许多员工在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确保生产稳定。高标准的要求和高开机率的保持,让产品质量在行业内从始至终保持领先。
在络纱车间里,洁白纱线在络纱机前快速穿梭,熟练的工人们灵巧地完成着打结、套袋等工作。整体操作中,自动化输送线与机械臂的高效配合展现了现代化生产的魅力。巨石成都的玻璃纤维产品凭借多项世界一流的自主核心技术崭露头角。
“我们在玻璃纤维大规模无碱池窑和高强玻纤生产领域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该公司负责这个的人说,特别是热塑性塑料用无碱玻璃纤维短切原丝,已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天府名品”品牌标识授权名单》。巨石成都亦成为了首批16家上榜企业之一。公司将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一直在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走进福融(四川)成都生产基地,自动化的生产线运转有序,厂房整洁如新。库房中准备装车的“双面电晕消光膜”和“印刷制袋膜”,于是早早做好了生产准备,全部集中在1月中下旬。
“今年我们接到了4500万元的新订单,这一成绩远超我们的预期,因此春节期间我们最终选择不休假,全力以赴地完成订单。”福融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申成丽和记者说。该公司每月有3500吨的产能,这都得益于先进的德国布鲁克纳生产线,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从聚丙烯颗粒到乳白色薄膜,仅需经过制膜、收卷、分切等工序,快速且高效。
抓住市场机遇,福融新材料正涉足4700吨的顶峰产能,着力实现用户需求。此外,另一条新生产线也在加快建设中,预计投产后,成都基地年产量将达到11万吨,创造10亿元的年产值。
走进成都华普塑料容器有限公司的车间,机器轰鸣声响彻耳畔,一排排注塑机全力以赴,生产作业线运行流畅。成都华普长久以来专注于广口密封塑料容器的研发,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涂料、润滑油、化工等多个行业。由于独特的“定制化”服务,华普在行业中独具竞争力。
该公司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实现了自动配料,极大地提高了准确性,并利用封闭输送系统运送物料,从断绝了原料污染风险的同时,也确保混料均匀。一期工程的年产能高达1500万套,年总产值超亿元。“今年1月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2%,我们可期待今年一季度取得良好的开门红。”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华普不断投入资金,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正在塑造更高效的生产流程。
据了解,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的多数工业公司并未因假期停工,许多企业都在复工后迅速恢复生产。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将进一步结合“进解优促”行动,深入走访各大规模工业公司,及时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加速推动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
总之,在这个充满契机的新春之际,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的制造企业们正全力以赴迎接市场挑战,充分体现出了一线制造业的韧性与活力。未来,这一些企业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继续发光发热,为推动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大家一起期待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创造佳绩,迎接更广阔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